查看原文
其他

【每周一星】汪凤炎:真挚为师、创新为学、智慧为人

南师新媒体团 南京师范大学 2022-06-05


他传道授业,写就十余万字书信,

寄托真挚师生情。


他守正开新,汲取中国文化之雨露,

妙解中国式心理。


他严于律己,首创“智慧的德才一体理论”,在成就学术中成就自我。


他就是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汪凤炎教授



为师:书信中流淌的师生情


今年是汪凤炎从教的第19个年头。自1999年博士毕业进入南师大工作以来,他就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看作是自己为师的一大乐趣。除了经常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外,使用书信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导已成为汪凤炎指导学生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


这些年来,汪凤炎写给学生的信已有几十封,字数达十余万。这些书信均以公开信的形式发布在汪凤炎自己的博客“日新斋”、指导学生的微信群“旺旺一族”和微信公众号“Chinese Cultural Psychology”上。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如何从事心理学研究》(全文42000余字,初稿写于2008年,已增补至第六稿)、《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全文18000余字,已增补至第七稿)、《汪凤炎指导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遵守的规则》(全文15000余字,已增补至第六稿)、《心理学专业论文答辩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略谈选课依据》《给六位2011届硕士毕业生的公开信》《给周媛媛等诸位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公开信》《(2018年)新学期伊始给各位在校同学的一封信》等。这些公开信不仅表达了汪凤炎对心理学研究的见解,也有助于心理学专业及其他专业的同学们熟练掌握学习方法及论文写作规范。


汪凤炎写给学生的部分公开信


曾经有几位选修他的《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生,因期终考试分数过低没能通过而向他苦苦哀求,汪凤炎专门写了一封题为《不做“注水族”、不当“好好先生”——给补考生的一封信 》的公开信,既安抚疏导了学生的心情,又呼吁高校教师做“坚守良知、坚持原则、勇于抵制歪风邪气的教师”。


汪凤炎的良苦用心也感染了同学们。同学们纷纷在留言中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恩:“每次读到汪老师的这封信,都感到浮躁的心灵受到了一次珍贵的洗礼,更感受到了能成为‘旺旺一族’的成员是多么的荣幸和欣喜。感谢尊敬的汪老师给予我们的一切”“字字珠玑,道出为学为人之天机。学生受用,吾亦受用,谢谢了”“老师说得太对了。认真不仅是一种态度,还是一种能力,不是想认真就能做到的,需要长期慢慢培养。自从上次开题失败后,我一直要求自己认真,但常常还是会马虎。拜读老师此文,惭愧之后,我会更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自己”“汪老师是个好老师,很崇拜您的知识和为人”……


汪凤炎写给学生的公开信


除了写公开信给自己的学生,汪凤炎也常常通过邮件对学生进行指导。只要有学生向他请教问题,他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即使是选修他课的学生请教毕业论文,他也耐心、细致地讲解。


只要看到学生们愿意和我真切地交流想法,愿意问我问题,我心中就会涌起温馨和幸福,真切体会到了‘得英才教育之,道之薪火相传’的为师之乐。”汪凤炎说。



为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在做学问方面,汪凤炎以一个“新”字贯之始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将《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将自己的书房和博客命名为“日新斋”


汪凤炎的网易博客“日新斋”首页


1996年6月,汪凤炎考入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跟随著名心理学家杨鑫辉教授攻读中国心理学史专业博士学位,是该专业的首届博士生。1998年,博士二年级的汪凤炎在对中国心理学史专业进行深入系统的客观评估之后,以敏锐的学术视角感觉到该专业所面临的困境。当时,汪凤炎意识到,中国心理学史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后,亟待有新突破。可这突破口从哪里入手,这让年仅28岁的汪凤炎颇费了一番脑筋。他花费了近半年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终于找到了一条出路: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养分,为构建全新的中国文化心理学学科而努力。自此之后,汪凤炎把自己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对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中去,孜孜以求,笔耕不辍,在心理学学科建设和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心理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汪凤炎博士毕业时与导师、同门合影

(右为汪凤炎)


汪凤炎认为,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心理学思想,其内容大多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人情、脸面、尚和心态和自我等等。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有助于心理学更加贴近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有助于研究者逐渐学会真正从“中国人”的角度来思考中国人,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的能力。2001年,汪凤炎首次在南师大开设“中国文化心理学”公共选修课,这也是全国首次开设以“中国文化心理学”命名的课程。课程开设之初,收到一些质疑的声音:“中国文化心理学?这是什么课?讲啥的?”“还有这样一门课?咋从来没有听说过呢?”汪凤炎把这些质疑当作发展中国文化心理学的鞭策和动力,在给学生教授这门课程的同时,也加快了《中国文化心理学》著作的撰写、出版工作。


2004年,《中国文化心理学》初版发行。2015年,《中国文化心理学》第五版发行,10余年间,汪凤炎对该领域的研究逐步精进,该著作现累计印次达12次,印数达22000册,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至少有10余所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选择此书作为教材,该著作历次版本曾获得第七届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一届广东省优秀出版物、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专著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并入选“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至2017年底,该著作的历次版本被国内同行的他引次数至少已达600余次。至2015年出版的第五版时,已初步建构起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与此同时,汪凤炎于2008年开始招收“中国文化心理学”专业博士生,至2017年,已经招收国内外该方向博士生12名,“中国文化心理学”博士招生方向的确立也使得该专业成为国内心理学一级学科内独有特色的方向。经过对中国文化心理学20余年的学习、研究和讲授所获得的学术积累,汪凤炎对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等问题均有了较为清晰和成熟的想法,2017年撰写《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意义、内涵与方法》一文发表在《江西社会科学》上,并被《新华文摘》2018年第4期全文转载。


《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历次版本


中国心理学史的研究方面,汪凤炎运用“大心理学观”视角,拓展了新的研究主题,引入了新的研究方法,将中国心理学史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研究水平,其标志性成果是出版专著《中国心理学思想史》(2008)和主编《中国心理学史新编》(2013)。《中国心理学思想史》洋洋洒洒80余万字,自出版以来,广受业界好评,有学者评价此著作“不仅有利于中国心理学思想史课程克服哲学意蕴浓厚而心理学意蕴不强、侧重普通心理学体系、内容的深度不够等弊端,而且有利于读者从多角度获得有关中国心理学思想的较全面的知识,深入把握自己的深层心理”,是中国心理学思想史领域近年来难得的佳作。该著作获得第六届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智慧心理学领域,他经过10余年的潜心研究,提出了“智慧的德才一体理论”这一原创性的智慧理论,出版著作《智慧心理学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2014),发表与智慧相关的多篇SSCI、CSSCI论文,在国际智慧心理学研究领域发出了来自中国心理学研究者的声音。


德育心理学领域,他撰写并出版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的著作——《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2002年初版;2007年修订版);并在《德化的生活》(第一作者,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里初步建构出专门用于解释道德学习迁移现象的良知新论,后在《良心新论——建构一种适合解释道德学习迁移现象的理论》(2011)对“良知新论”作了进一步的深化与系统化,使之更加成熟。


养生心理学研究领域,他撰写了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心理养生思想的专著——《中国养生心理学思想史》(2015),全面梳理了各个时期、各个流派中国心理养生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创造性建构了中式“生理—心理—自然—社会”整体养生模型和中国心理养生思想演化阶段模型,具体阐述了古今科学养生原则与方法,被业内评价为“扬中国文化精粹,开养生心理新篇”。


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他独创性地提出“汪氏语义分析法”:是指先分析某一字词的字形特点及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尤其是心理学含义);接着从历史演化角度剖析此字词的原始含义及其后的变化义,以便澄清此术语的本来面目;再用心理学的眼光进行观照,界定出此术语在心理学上所讲的准确内涵或揭示其内所蕴含心理学思想的一种研究方法。这一方法的提出为中国文化心理学提供了一把打开汉字宝库里蕴藏的心理学思想的钥匙,使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更具本土化和多元化。


汪凤炎参加学术会议


这些年来,汪凤炎出版个人学术专著3部(其中2部出了修订版);已出版合著5部(均是第一作者,其中1部已出第5版),主编教材3部;专著荣获部级、省级各类奖项八次,其中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项(第六届和第七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第十一届和第十三届);在国际著名道德教育研究学术刊物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UK,SSCI)和国内权威学术刊物《心理学报》《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心理科学》和《道德与文明》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21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等刊物全文转载或转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汪凤炎认为,只有不断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养分,才能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他一直坚信:只要每一位从事心理学工作的同仁能不断锐意进取,中国的心理学事业定能早日出现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空。在做学问的过程中,他把创新贯穿研究的始终,提高了中国心理学的生命力与吸引力,自己也深深感受到了为学之乐,创新之乐。



为人: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智慧型教师


汪凤炎首创了“智慧的德才一体理论”,认为智慧是德才一体的综合心理素质,德才一体才是智慧。在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他用“德才一体”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也用这样的理念不断鼓励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在外人看来,汪凤炎的学术之路颇为平坦。本科、硕士、博士一气呵成,而这背后是他二十余年如一日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他为自己设置了明确的人生小目标和大目标,力争能够做出一点有价值的东西,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智慧型教师。


在教学方面,从教19年来,汪凤炎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每年为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开设多门课程,如中国文化心理学、智慧心理学研究、中西德育心理学比较研究、教育心理学、中国心理学史、普通心理学等。其中,前3门课程是他首次开设的课程,在此之前从未有人开设过。


汪凤炎在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时常常讲文章贵在“出新”。他要求学生的论文至少应具备以下“六新”之一:选题新、视角新、观点新、方法/研究范式/实验设计/研究工具新、材料新和结构新。他是这样要求学生的,更是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


汪凤炎始终坚守这样的信念:高校教师不能只做知识的“搬运工”,不但要教书育人,还要生产知识(广义的),做学问和教书育人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理念,教书育人中发现的问题亟待通过做学问的方式去深究,理清其学理上的阐释;做学问的过程,也是创造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做学问可使教师发现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所在,进一步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内涵、手段与方法。


从读博时起,汪凤炎就一心致力于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因为读书、写作太过于专注,读博期间他甚至患上了坐骨神经痛。尽管他家离学校不足百米,他仍常在学生食堂吃午饭,以节省时间。汪凤炎认为,寒暑假是最宝贵的科研时间,因为可以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撰写书稿、论文。他的多本大部头的著作,如《中国心理学思想史》和《中国养生心理学思想史》等,都是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撰写并进行出版前的一校、二校。


在撰写论文Confucian thinking in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key ideas and fundamental 

features (2004) 期间,为了做到用英语如实、准确、生动地阐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他前后不下十余次与旅居海外的友人和精通英文的期刊主编通过电话、邮件、面对面等方式对论文进行字斟句酌地修改。该论文后来发表在英国著名道德教育杂志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SSCI收录),并得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赞赏。汪凤炎于2005年10月收到了班杜拉教授亲笔撰写的卡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写给汪凤炎的卡片

熟悉汪凤炎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高度自律的人,是一个以教学和科研为乐趣的人,是一个具有君子风范的人。他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也极少应酬,生活作息极其规律;爱牛奶、爱音乐、爱围棋、爱游泳、也爱爬山。只要天气适宜且有空,几乎每周末他都会约上学生一起去爬紫金山。师生一起爬山的乐趣,于老师,于学生,都是极大的享受。对学生而言,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哪怕和老师谈谈困扰自己许久的毕业论文所遇到的问题呢,都要远比在办公室里谈来得轻松、自如。对老师而言,和学生一起,感受到处洋溢着的青春活力和朝气蓬勃,因时因地,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教导,帮助学生成长。


汪凤炎和同学们


汪凤炎在爬山的时候和学生们说:“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棵好树苗。因此,要胸怀大志、勤奋努力,力争使自己成长为一棵大树,如此,既可成就自己,也可庇护他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价值!”


“每周一星”系列之十

供稿单位:心理学院党委


文案|李海青 潘文娇 郭亮

编辑|侯奕辰

原文见“阳光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